&gt&gt 2012年8月 第82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08月    第82期

爱党爱院中国心 用医术点亮人生

作者:党政办公室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10-24

——我院召开朱晓东、郑德裕、刘秀杰、胡小琴、吴锡桂、程显声、寇文镕、徐义枢教授

80华诞庆典暨从医60周年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报告会


编者按  我国目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为医改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仅需要硬件条件改善和体制机制创新,还必须依靠一支有信仰、有追求、公众信赖的队伍为之奋斗。医疗卫生行业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树立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开展了“爱党爱院中国心  用医术点亮人生”为主题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报告会,旨在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我院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有着深刻意义。

本报讯 8月8日下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主席台上方的背景墙上,“爱党爱院中国心  用医术点亮人生”几个醒目的大字,预示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即将开始。

3:30分,伴着欢快热烈的掌声,我们尊敬的朱晓东院士、郑德裕教授、刘秀杰教授、胡小琴教授、吴锡桂教授、程显声教授、寇文镕教授、徐义枢教授缓缓走上主席台,纷纷落座,台上的朵朵鲜花映衬在这些耄耋老人的脸上,不难看出这八位老人家内心充满的幸福与骄傲。我们还看到丁金凤教授、戴汝平教授、王方正教授、阮英茆教授、陈兰英教授、前党委副书记丑承璋以及院所领导班子成员也在台下就座。由此,祝贺八位老人80华诞庆典暨从医60周年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报告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报告会主持人党委书记李惠君的讲话代表了“阜外人”的心声,他说,阜外医院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60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仅仅是短短的瞬间,但我们却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在完成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以及中央保健等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阜外”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辉煌成就无不凝聚着像八位教授这样书写阜外医院历史的奠基者、开拓者的心血和汗水。阜外医院永远不会忘记为医院做出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前辈们。

随后,胡盛寿院长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讲到:回顾老前辈80年来走过的人生经历与行医旅程,看到他们对医院发展和心血管病防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看到他们为成千上万心血管病患者付出的敬业精神和仁爱之心,作为晚辈的我感慨万千。在此,我谨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和3000名全体同仁,向八位教授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在座的老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胡院长还强调:80年来,我们的老前辈们,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走来,又伴随共和国的成长,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和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在老一辈艰辛开拓与探索的基础上,几代“阜外人”努力奋斗,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以及阜外医院才得以发展与壮大。这80年可谓是“精忠爱国、严谨治学和求实创新”的80年,也正是这苦难辉煌的80年,凝炼塑造了我们“阜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阜外精神”。这种精神,是阜外医院发展的灵魂,是“阜外”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动力,是我们每位“阜外人”必须传承与弘扬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八位教授和在座的老前辈们为我院、乃至全国心血管病防治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另外,作为一位“阜外人”,一名同仁与兄长,胡院长发自肺腑地向年青一代提出倡议,衷心希望大家以八位教授等老前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他们淡泊名利、献身医学的思想境界,学习他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精神内涵,学习他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敢于攀登、勇于创新的求索意识,并使之成为推进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投身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建设实践当中,抵制浮躁,勇于进取,茁壮成长,实现“我与医院共发展”,为推动阜外医院由大到强、努力开创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接下来的报告会上,朱晓东院士率先发言,他的报告题目为《爱我阜外医院》,充分表达了老一辈“阜外人”对医院倾注的毕生情感。他以阜外医院的发展历史告知我们这里充满激情和机遇,这里是人才的摇篮、是学术的殿堂;历史的风浪,锤炼了我们的政治信仰;生活的经历,历练了我们的平和心态。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以及协和的医德医风,使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医生的学识和技能;患者的康复给我们带来无限愉悦和欣慰,更是医生忘我付出的永恒动力。

刘秀杰教授报告中言简意赅的四句话,向与会者展示了“阜外人”的精神财富:廉洁务实的学术作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断创新的攀登精神。

吴锡桂教授非常感慨地告诉大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感受、我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充满激情、让我感恩的大家庭里。

程显声教授则引用临床经历,告诫我院年轻医师需要整合医学,阜外医院是你们的,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把握住机遇,面对挑战,创新发展,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型医院。

四位教授的言语谦和,带领我们重温了“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精髓,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和领会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殷切希望,凝聚着对我们的勉励与鞭策。持续而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与会者对前辈们将毕生精力奉献给“阜外”的所有感动,并为他们的勇于担当,不辱使命而喝彩。

接下来,中层干部代表宋云虎主任、张健主任及青年一代医师代表芮璐分别上台发言,并向他们永远爱戴的老师鞠躬致敬。他们在发言中表露,八位老前辈与阜外医院同步起航,他们在事业上是阜外医院的同龄人,他们是建设阜外医院的生力军,他们担当了阜外医院承先启后的历史重任,他们和所有“阜外人”一道,开创了阜外医院的繁荣与辉煌。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一辈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们怀德于心、至精至诚的精神和信仰,像您们一样将心血管事业融入自己的血脉中。我们要站在您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优势,在学科建设、临床医疗、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瞄准国际最高水平,攀登新的高峰。八位教授56年的“阜外”生涯最好地诠释了三个分量无比的关键词:阜外、阜外人、阜外精神。今天的阜外医院享誉中外,今天的“阜外人”尤其是年轻人倍感荣幸,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荣誉和荣幸全部来自几代“阜外人”,尤其是“阜外”老几代人的开创、拼搏和奉献。

几代“阜外人”成就了“阜外”;

几代“阜外人”的心血凝聚了“阜外精神”;

“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阜外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在报告会的总结发言中李惠君书记强调:我们为八位老专家举办80华诞暨从医60周年隆重集会,意义重大。各位专家在不经意间的讲述中所折射出来的理想境界和为医学钻研的奉献精神凸显了老一辈“阜外人”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汲取老一辈宝贵精神财富之余,要永远铭记他们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创立、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要向老前辈们学习并使之成为推进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努力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激昂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建设实践中,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推动“阜外”可持续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以八位教授为代表的老专家是我院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一代的学习榜样,更是全国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守护神。我们衷心祝愿八位老专家身体健康,欢乐远长,祝我院所有的老专家、老前辈们幸福、安康!


■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