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2年8月 第82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08月    第82期

诠释医生的职业精神

作者:芮 璐 来源:芮 璐 发布时间:2012-10-24

尊敬的各位老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芮璐,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2009年来我院外科工作至今,现在北楼26病区担任外科住院医师的工作。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代表青年医师发言。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虽然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医生这个职业并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仍有一大批能人志士,不求名利,不畏艰辛,倾一生之精力救死扶伤,悬壶济世,造福世人,这样的医生被称为“仁爱之士”,他们将仁爱道德作为自己行医救世的行为准则, 把“仁心、仁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医乃仁术,”这便是古代对医生职业精神的概括。

今天,有幸聆听了八位老教授的60年行医经历和心路历程,我受益匪浅。他们的感人事迹,为医生的职业精神作了更现代、更直观的诠释。

在我看来,“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是现代对医生的职业精神最好的诠释。其体现在医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即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上进心。

责任心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有责任心的人才配得上身上的白大褂!因为它不仅是对自己和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患者和生命的负责!我院许多外科大夫,有时术后患者病情危重,为了能时刻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给患者最及时的治疗,常常在医院一待就是一周;这就是责任心最好的体现!

爱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有人说医生的爱不仅让社会变得温暖,还能帮助病人战胜病魔。也只有这种爱能让我们抵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让我们能够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这项基本核心原则。

耐心是我们工作的具体方法。患者来求医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与常人相比肯定有些烦躁、焦虑、恐惧、孤单、失望等低落的情绪,那些长期受病痛折磨的还会对医务人员怀有抵触、反感情绪。其实此时的患者内心也是矛盾的,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与其沟通,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用耐心去感动患者,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尽如人意的医疗环境下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

细心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工具。临床问题复杂多变,只有细心的医生才能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医生通过长期的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总结,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才能发现新现象,新问题,为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上进心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自驱力。医学是世界上更新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医生积极进取、努力的钻研和学习新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患者最适宜、最有效的治疗。

作为青年医生,刚刚步入医疗工作岗位不久,面对现今社会复杂多变的利益格局,面对职业信念与个人利益、市场取向、社会舆论、伦理、法律的诸多碰撞和冲击,我们应以各位老教授为榜样,坚守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核心原则,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我们要依托阜外医院的良好平台,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秉承“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院训,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心血管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