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2年11月 第84期
构建转化医学平台的策略:“B-to-B-to-B”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本报讯 9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戴尅戎院士受邀来我院做题为《构建转化医学平台的问题与思考》的精彩学术报告。高润霖院士、胡盛寿院长、李惠君书记等院领导,医护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2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胡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胡院长详细介绍了戴尅戎院士在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领域的成就,并且对戴院士来院参观、讲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胡院长向来宾简要讲解了我院转化医学平台建设情况。
戴院士以美国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巨大反差为例指出,虽然21世纪生命科学蓬勃发展对疾病的认识迅速深化,但是基础和临床的距离逐渐拉大,使得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并未及时应用到临床。戴院士形象地将基础研究与临床间的脱节比喻为“死亡之谷”。在带领大家了解美国转化医学方面的情况后,戴院士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转化医学起步较晚,目前瓶颈主要表现为“自发形成,缺乏顶层设计;学科间缺乏有效协作;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多栖人才;缺乏转化必备知识和机制。”
针对目前国内外转化医学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戴院士提出“B-to-B-to-B”的理念,即把生物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他认为发展转化医学的策略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转化研究中心建设,鼓励学科交叉,促进转化研究机构与团队形成,培养医学临床科学家,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需求驱动。戴院士报告精彩生动,搏得了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引发了场下听众对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深入思考。与会的专家、公司代表以及我院的临床、科研工作者就转化医学领域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胡院长总结道:作为国家级的心血管病防治基地,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既是我院的社会责任,也是创建国际一流心血管病中心的必要环节。50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医疗技术,在杂交手术、人工心脏、社区高血压控制、新一代抗钙化生物瓣膜、药物支架、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冠心病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构建我院转化医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诚如戴院士在报告中所言,我国转化医学起步较晚,构建心血管转化医学还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将规划学科建设,整合资源,寻找适宜的切入点,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转化医学平台,促进医、理、工各学科的广泛交叉融合,逐步建立与完善产、学、研科学研究链条,进一步推动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转化医学的成果。
■ 党政办公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