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3年06月 第90期
科技部杨哲副司长与NHLBI/NIH全球健康办公室 Cristina Rabadán-Diehl 主任一行访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本报讯(通讯员 李佳)4月17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杨哲、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李瑞国、美国NHLBI/NIH全球健康办公室执行主任Cristina Rabadán-Diehl一行访问阜外医院 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就中美双方在心血管领域未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胡盛寿院长首先对杨哲副司长及Cristina Rabadán-Diehl一行莅临我院表示欢迎,并希望此次访问能够促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NHLBI/NIH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蒋立新主任应邀介绍了阜外医院的概况以及作为世界最大的心脏病诊治中心之一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主要职能。之后,蒋立新主任重点介绍了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内自主研究历程,以及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对全球心血管病防治所作的贡献及影响力。蒋立新主任通过对国际研究项目COMMIT/CCS-2和HPS2-THRIVE的介绍,向来访专家展示了我中心独创的、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研究管理模式,特别是“病人预登记”模式和质量控制模式。Cristina Rabadán-Diehl主任对这些独创的模式非常感兴趣,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研究管理理念和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蒋立新主任介绍到:我中心在十余年国际合作研究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开始积极致力于我国自主科研项目,率先开展了国内首个医疗结果评价研究领域的心血管疾病研究——China PEACE。该研究由中国政府立项支持,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家医院。目前,该研究的回顾性病例登记部分已圆满结束,其前瞻性治疗评价研究仍在良好运行之中。我中心还成功启动了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阜外医院合作的,涉及近20000名职工的青岛港职工健康档案前瞻性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如何科学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有效预防和改善国家企业职工的慢病发生发展提供科学证据。Cristina Rabadán-Diehl主任对上述自主研究十分感兴趣,希望今后能展开合作。
此外,蒋立新主任还介绍了我中心在建的心血管生物样本资源中心的概况。该中心现已有各类生物样本200万份,建成后可存储1000万份,对未来的新药研发、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ristinaRabadán-Diehl主任回顾到NHLBI/NIH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曾与阜外医院开展合作,并希望此次交流访问可以开启双方新一轮的合作。随后,Cristina Rabadán-Diehl主任简要介绍了NIH的组织架构、科研工作及经费支持等情况,并与杨哲副司长、李瑞国副处长、蒋立新主任就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双方一致认为,互信、互敬、公开透明是进行良好合作的重要因素,并初步达成了在心血管疾病大规模临床试验、心血管常见疾病的医疗质量和结果评价研究、特殊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合作网络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的共识。
最后,杨哲副司长指出,心血管疾病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之一,希望今后NIH和NHLBI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不仅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合作研究项目,而且可以摸索和建立创新性的合作模式,为两国科研合作树立典范,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