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t 2014年12月 第102期&gt&gt 正文


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4年12月    第102期

管委会成员简介

作者: 来源:院报 发布时间:2014-12-22

宋雷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副主任,高血压中心副主任,高血压病区副主任。

目前担任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委员,ISHR中国分会转化医学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

200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righam and Women's医院心内科、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系,同时受聘于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做博士后访问学者,进行分子心脏病学和遗传心脏病学研究。2008年回国后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单位公益基金等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荆志成

现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兼心内科18病区主任,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ATVB课题组固定PI;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内科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荆志成教授还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第四、五届世界卫生组织肺高血压专家组核心委员,美国肺高血压协会科学领导委员会委员,欧洲心脏协会肺循环与右心功能工作组委员,美国胸科学会Annals of ATS副主编,European RespiratoryJournal及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以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30余项国际国内学术职务。


袁晋青


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内科管委会副主任,四病区主任。1984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

1997年8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心血管内科,获医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并获首届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级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同时负责国家“十二五”和“973”的子课题等。先后发表论著百余篇,并在ACC、ESC、TCT、CIT、CHC等国内外重大会议上进行交流。

参与撰写多部临床专著。精通心血管病临床诊治,擅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主要研究方向为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及其机制研究,强化调脂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相关基因差异和蛋白表达。


于丽天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管委会副主任,内科ICU病房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血管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198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朱俊教授和刘力生教授,20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工作至今。2003和2004年赴英国伦敦Royal Brompton Hospital临床试验和评价中心短期培训,2006〜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休斯敦Baylor医学院从事干细胞研究。

自1994年起一直致力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各种心脏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掌握多项操作技能,尤其擅长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的管理以及危重患者的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获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认证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

从事临床教学10余年,承担协和医学院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并参加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和北京护理学会培训班的授课。在内科管委会分管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内科住院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的培养、考核与管理。

作为主要参加者、中心课题负责人或中国地区临床协调员承担了多项心血管急重症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ONTARGET/TRANSEND、RELY-AF-Registry、HOPE-3、COMPASS等,以及首都发展基金课题和多种新药的临床Ⅰ、Ⅱ、Ⅲ期试验,并掌握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病理学等多项实验技术。发表文章20余篇。

作为青年卫生志愿者曾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志愿服务;作为援疆干部赴新疆阿克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参加援疆工作半年。2009年获得阜外医院“兢兢业业好医生”称号,并荣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授予的兵团援疆工作三等功。


吴永波


心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

现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兼医务处副处长主管外科医疗。作为第一术者完成手术1000余例(其中包括很多重症瓣膜病、二次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低体重婴儿手术),手术成功率99.7%。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参与者)各一项。2011年被评为北京地区优秀中青年医师。

作为临床专家参与了心血管外科部分病种的临床路径制定工作;也作为卫生部和医院协会邀请的主讲在全国6个大城市作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巡讲。


唐跃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动物实验中心主任。

198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心外科专家朱晓东院士,毕业后于阜外医院心外科工作,历经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期间曾赴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病中心研修,长于各种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成形术、瓣膜替换术、瓣膜修复术、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行瓣膜手术加旁路移植术、房颤迷宫手术、先心病手术以及微创心脏手术等。除心血管疾病外科临床,还从事植入性材料的技术与评价、心血管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动物科学、动物疾病模型研制等工作。凭借近30年的心血管外科临床经验,曾主持参与首个上市国产人工机械瓣、首个国产无支架生物瓣、新型人工二尖瓣环等心血管植入装置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特别是参与首个国产经心尖TAVI瓣膜从证明概念到系统研发,最后完成临床前的备档评价试验,为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参与多项国内外心血管支架、瓣膜及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评价工作;曾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项,“863”计划子研究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863”、“973”、“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6部;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现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审稿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腔镜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