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医院院报 2011年06月 第70期
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曹也丁)5 月24 日上午9 点,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暨国家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以及全国政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大会播放了我国基础研究10年来的工作总结短片,充分肯定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和可喜成绩。之后,由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宣布了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件及授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包括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36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代表上台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授牌。至此,我国心血管病领域内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这是“阜外人”的梦想,也是“阜外人”的光荣!多年的愿望今天终成现实!它代表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基础科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依托我院3 个平台、3 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1 个临床诊治中心和7 个社区,以心血管疾病的预测、预防和个体化防治为目标,从心血管疾病病因和防治工作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入手,走一条基础、临床与人群相结合的道路,密切结合我国医院临床和高危人群现场,开展心血管转化医学研究。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科研优势与国家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科技战略需求相结合,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同时,还将有力促进我院各学科的整合与发展,加快建立国际一流的心血管病学科,推进基因组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分子影像学、临床药理学、电生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与交叉,形成整体的学科优势,使我院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心血管病研究基地。
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意味着能够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和推进,这将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基础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平台上将孕育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基础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可靠的保障。
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不仅代表着阜外医院的基础科研工作在历史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肩负着心血管病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感到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阜外医院基础科研发展的长远规划,踏着一代代阜外人的足迹,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此次大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她指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技力量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强调,当代科学前沿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人类社会面临新的全球性挑战,基础研究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基础研究已进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要总结经验,正视差距,抢抓科学突破的先机,努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
万钢部长在讲话中总结了近10 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基础研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基本思路: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基础研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布局,提升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四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基础研究队伍整体水平;五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基础研究学术环境,倡导敢于质疑、敢于争鸣、敢于辩论的研讨风气,改进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六要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实验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自主研制科研仪器设备,推动行业和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发展;七要推动基础研究的开放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八要推动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大会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会后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联合向与会代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 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高原始创新能力;2. 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3. 统筹科技计划部署,优化基础研究布局;4.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创新基地建设;5. 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塑造良好科研文化。
基础研究是许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源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础研究工作给予了厚望,宏观政策导向必将对我国基础研究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心血管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诞生将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动脉硬化性疾病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在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研、防、治”一体化的进程中,将以众多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造福于人民,推动我国心血管病事业的蓬勃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