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药物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疗效比较

时间:2012-05-15

浏览量:2032

CABG组和药物治疗组风险校正后的生存曲线分析
 
       为了阐明冠脉旁路移植术比药物治疗更能降低伴有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的Eric J. Velazqueza等人开展了一项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
       该研究组从杜克大学心血管疾病数据库中收集相关数据,以远期死亡率为主要预后指标。从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共有86874例患者因疑诊缺血性心脏疾病而行心导管检查,研究人员根据缺血性心肌病手术治疗试验的纳入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624例患者被确诊为冠心病且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0.35而左主干狭窄并未大于50%,具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症。在排除符合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III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后,763例患者被纳入倾向性评分分析,其中624例接受药物治疗,139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最有可能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三分位数患者构建校正后的死亡率曲线。
       死亡率曲线在随访早期分化,随访5年期间,校正风险后的死亡率药物治疗组为46%而冠状动脉搭桥术为29%,且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生存获益持续至10年随访期间(风险比为0.63,95%CI= 0.45-0.88)。
       据此得出结论,对于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0.35而左主干狭窄并未大于50%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倾向匹配、风险校正后,与药物治疗相比仍具有10年随访期间的生存获益。
 
       附:心绞痛分级法(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C)
       Ⅰ级: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登梯等)不会引起心绞痛,但在情绪紧张,工作节奏加快或行走时间延长时可发生心绞痛。
       Ⅱ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于快步行走和登梯,爬坡,餐后活动,寒冷,刮风,情绪激动,或者发生于睡醒后数小时。心绞痛发生于行走超过2个街区的距离,或以通常的速度和状态登越二层或以上楼梯时。
       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于在行走超过1至2个街区距离或以通常速度登一层楼梯时。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引起心绞痛,休息时亦可能出现心绞痛。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