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RROES研究带来的抗凝启示
时间:2012-08-15
浏览量:265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其中卒中及体循环栓塞是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当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卒中预防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其中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华法林是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k拮抗剂,由于其有效治疗窗窄、基因多态性及个体差异、药物与药物之间及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导致临床变异度大,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同时,由于出血风险高,临床应用严重受限。调查显示:临床上大约有50%的房颤伴栓塞高危风险的患者应该接受华法林治疗而实际未接受华法林治疗。目前这部分患者主要是选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阿派沙班是一种直接的、竞争性的活化凝血因子X抑制剂。已有试验证实阿派沙班对择期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治疗安全有效。ARISTOTLE研究结果证实,对于适合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阿哌沙班不但在预防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的主要疗效终点方面优于华法林,且显著降低大出血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那么,阿派沙班对具有抗凝指征而又不愿或不适合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疗效是否优于阿司匹林呢?这是AVERROES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
AVERROES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前瞻性的对照研究。共纳入36个国家、522个医学中心的5599名房颤患者,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年龄50岁或以上,房颤伴有至少一项下述卒中危险因素:既往患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年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纳入研究时纽约心脏学会分级2级或以上),左室射血分数≤35%,或有外周动脉病的证据。排除标准包括存在除房颤之外其他需要长期抗凝的情况,风湿性心脏病需手术治疗,6个月内的严重出血事件或高危出血风险,目前滥用药物、酗酒,预期寿命小于一年,严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伤,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阿哌沙班5 mg每日2次,或阿司匹林每日81~324 mg。主要疗效终点是出现缺血性、出血性卒中或体循环栓塞。卒中的临床诊断是在出现典型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主要安全终点是出现大出血,定义为临床明显的出血伴随下述情况中的一个或多个:血红蛋白水平在24小时期间下降≥2 g/dl,输注≥2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关键部位(颅内、椎管内、眼内、心包内、关节内、肌肉内伴筋膜间隙综合征,或腹膜后)的出血,或致命性出血。其他终点包括心肌梗死率,血管性死亡率,全因死亡率,以及大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
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匹配良好。中期疗效分析时,观察到阿哌沙班组有明显治疗获益,研究被建议提前终止。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
在分配到阿哌沙班组的患者中有51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每年1.6%),在分配到阿司匹林组患者中有113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每年3.7%),相对于阿司匹林,主要终点风险显著降低55% [阿哌沙班风险比为0.45;95%可信区间(CI)为0.32~0.62;P<0.001](见图1)。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组分别为每年1.1%和每年3.0%(阿哌沙班风险比为0.37;95%CI为0.25~0.55;P<0.001)。发生出血性卒中的患者,在接受阿哌沙班和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分别有6例和有9例。阿哌沙班组的年死亡率为3.5%,阿司匹林组为4.4%(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0.79;95%CI为0.62~1.02;P=0.07)。因心血管原因住院率阿哌沙班组低于阿司匹林组(每年12.6%对每年15.9%;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0.79;95%CI为0.69~0.91;P<0.001)。在纳入至研究末次随访的全部事件的分析中,阿哌沙班组有56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每年1.6%),阿司匹林组有126例发生终点事件(每年3.6%)(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0.44;95%CI为0.32~0.60;P<0.001;)。
在服用阿哌沙班的患者中有44例发生大出血事件(年发生率1.4%),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有39例发生大出血事件(年发生率1.2%)(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1.13;95%CI为0.74~1.75;P=0.57),大出血风险两组相当(见图2)。阿哌沙班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有188例和153例发生小出血事件(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1.24;95%CI为1.00~1.53;P=0.05)。
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阿哌沙班组卒中、体循环栓塞、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或大出血的复合终点发生率减少,(意向治疗分析显示,每年5.3%对7.2%;风险比为0.74;95%CI为0.60~0.90;P=0.003;实际治疗分析显示,每年4.0%对6.3%;风险比为0.64;95%CI为0.51~0.80;P<0.001)。
在2年时,研究药物停药率阿哌沙班组为每年17.9%,阿司匹林组为20.5%;永久中断研究药物的风险,阿哌沙班组比阿司匹林组低12%(阿哌沙班组风险比为0.88;95%CI为0.78~0.99;P=0.03)(见图3)。
阿哌沙班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者显著少于阿司匹林组(22%对27%,P<0.001),这大多归因于服用阿哌沙班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数量减少。在研究期间每次随访均行肝功能检测。阿哌沙班组38例(1%)患者,阿司匹林组44例(2%)患者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或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上限3倍或以上;阿哌沙班组6例和阿司匹林组10例患者,出现天冬氨酸转氨酶或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上限3倍或以上,同时伴有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上限2倍或更多。
AVERROES研究显示,对于不适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房颤患者,与阿司匹林相比,阿哌沙班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风险大于50%,同时并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此外,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相比,缺血性事件和大出血的复合终点、心血管原因住院、严重不良事件显著减少和停药率均明显降低。
AVERROES研究带来几点启示:
阿哌沙班作为新型的口服抗凝制剂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上毋庸置疑优于阿司匹林,即使在过去曾经应用过华法林不能耐受或出血的患者中应用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相比仍能明显减少血栓栓塞事件,且大出血不增加。为这些不愿或不适合服用华法林而又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以往的荟萃分析显示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房颤抗栓治疗中相比疗效更好,但出血增加。而AVRROES研究中阿哌沙班在疗效更优同时大出血的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相当,证实了其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
房颤伴有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抗凝治疗,需要抗凝药物应具有很好的耐受性,方便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已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耐受性。AVERROSE研究中阿哌沙班的停药物比阿司匹林降低12%,且不良事件少。印证了阿哌沙班具有很好的耐受性,方便长期服用。
总之AVERROES研究通过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在房颤抗栓治疗中的比较,证实了其在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方面的优势。为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结合ARISTOTLE和AVERROES两项研究来看,在有效性方面,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使卒中或体循环栓塞风险显著降低21%,与阿司匹林相比降低55%;在安全性方面,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使大出血风险降低31%,和阿司匹林相当;在耐受性方面,阿哌沙班组停药率较华法林组降低27.5%,较阿司匹林组降低12%。此外,阿哌沙班较华法林降低死亡风险11%,是至今唯一被研究证实不但卒中预防的效果优于华法林,大出血的风险显著低于华法林,同时降低全因死亡率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药。最近有关新型口服抗凝血药与华法林的多项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包括RE-LY研究和ROCKET-AF研究等,在卒中预防方面均显示了与华法林比较有较大优势。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因不需血药监测,服用方便,必将为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提供更好的选择,从而改善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上一篇: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疗效超出糖尿病风险
下一篇: 女性绝经后警惕冠心病 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