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2]冠心病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新视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袁晋青教授专访

时间:2012-08-22

浏览量:1647

对于再发事件行介入治疗的负荷量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对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如果再发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此给负荷量,患者获益;如果不是ACS,患者不获益,这点一定要明确。

《国际循环》:对于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或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负荷量的是多少?是否适合中国人?

袁晋青教授:对于再发事件行介入治疗的负荷量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对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如果再发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在此给负荷量,患者获益;如果不是ACS,患者不获益,这点一定要明确。

《国际循环》:抗血小板治疗中,血小板反应多样性在临床上意味着什么?

袁晋青教授:血小板多样性分为低反应性和高反应性。低反应性表现为血栓风险增加,高反应性表现为出血风险增加。临床上如何判断低反应性和高反应性呢?实际上,低反应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即所谓的氯吡格雷抵抗。实验室检测中发现血小板抑制不充分,如通过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光学比正法检测或通过ADP受体活性单位检测来反应血小板的低反应性;第二,按照临床试验和指南的要求使用足够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仍发生心血管事件,即低反应性氯吡格雷抵抗。现在,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如血小板功能检测出现低反应性的患者是否需改变常规治疗方案。2011年指南提到,如果血小板功能检测和基因检测能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在一些特殊的患者中,可将其作为一个参考。比如,患者发生血栓事件或血栓风险高,行基因检测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调整治疗方案可作为Ⅱ类推荐。

《国际循环》:如何应对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问题?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在这方面有什么异同?

袁晋青教授:指南明确指出,如果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或消化道溃疡病史,或有多个危险因素(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年龄>65岁、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或抗凝剂等),常规推荐质子泵抑制剂。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需将抗血小板药物减量或停药。此外,就是胃肠道的处理和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

《国际循环》: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如何选择及应用?

袁晋青教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过程中,除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治疗外,替卡格雷或普拉格雷是一个新的选择,需强调的是,普拉格雷不适合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重点要关注出血问题。对于低体重、高龄、有出血风险、有TIA或卒中史的患者,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谨慎,特别是有卒中或TIA的患者,普拉格雷禁用。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