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抑郁症可降低心衰死亡率

时间:2012-10-09

浏览量:2105

西雅图——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2012年会上公布的一项随机研究显示,注重预防和管理抑郁的认知生物行为干预可减少心力衰竭的不良结局。

在这项研究中,肯塔基大学护理学院院长Debra K. Moser教授及其同事纳入278例已接受稳定剂量药物治疗至少1个月、在过去3个月内未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且无任何认知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生物行为干预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放松治疗)、注意力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线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岁,约1/3为女性,半数患有纽约心脏协会Ⅲ或Ⅳ级心力衰竭。采用27分患者健康问卷-9评价发现,患者的平均抑郁评分为5.5分;1/4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


Debra K. Moser教授

生物行为干预持续6周,由1名具有丰富心脏治疗经验的精神科护士每周进行1次历时1小时的集体干预,目的在于解决抑郁及合并的焦虑问题。注意力对照干预也持续6周,同样由同一名治疗师每周进行1次历时1小时的集体干预,但干预内容仅为无指导的放松,患者可与治疗师交谈。

12个月随访时研究者发现,生物行为干预组的心脏住院或死亡发生率(28%)比注意力对照组(40%)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8%)低1/3。

1年时,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测定发现,生物行为干预组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而其他组的该评分恶化(P=0.005)。同样,1年时,生物行为干预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而其他组该评分恶化(P=0.001)。在这一时间点,生物行为干预组、注意力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有抑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21%和24%。

生物行为干预组的抑郁水平在1年后仍继续降低,而对照组的抑郁水平则增加,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在长期管理抑郁症状方面具有优势。

有与会者指出,目前难以明确在生物行为干预组观察到的获益到底是归因于认知行为治疗还是生物反馈治疗。Moser博士表示,下一项研究将对两者联用及单用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的重现性也是另一大问题。该研究的治疗均由同一名治疗师进行,尚不清楚如果换成其他治疗师是否可得出相同研究结果。Moser博士表示,未来研究应探讨药物治疗和生物行为治疗的联合作用及此类强化干预在广泛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

Moser博士声明无相关经济利益冲突。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