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六点认识

时间:2014-06-10

浏览量:1208

◆ β阻滞剂在高血压人群中的预后研究是有限的,尤其缺乏新型β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终点事件影响的研究;各种β阻滞剂比较的研究也很少。

◆ 以往多数的β阻滞剂降压研究来源于阿替洛尔,在与其他降压药物的比较研究中,并未显示出优势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脑卒中。从药理特性上其水溶性、肾代谢特点,使此药的降压疗效不能达到维持24小时,不能减少血压变异。同时由于此药对β1受体阻滞的选择性不高,影响糖脂代谢。在高龄老年患者治疗中,此药在降低心率的同时增加24小中心动脉压及主动脉增强指数等,因此阿替洛尔不是β阻滞剂中的代表药物,其研究结果不宜推广到所有β阻滞剂。

◆ 新近的研究支持非阿替洛尔β阻滞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阻滞剂。单纯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证实卡维地洛80mg/d与阿替洛尔100mg/d相比,减少了中心动脉压和脉压;奈必洛尔5mg/d与美托洛尔50-100mg/d相比,治疗1年两组心率与外周血压下降相似,但奈必洛尔组更好地降低了中心动脉压、中心脉压,减轻了左室肥厚(P<0.01)。

◆ β阻滞剂在不同年龄患者显示不同的疗效,145811例高血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中青年患者使用β阻滞剂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其他降压药物相似(RR:0.97,95%CI:0.88-1.07),但在老年人群中疗效劣于其他药物(RR:1.06,95%CI:1.01-1.10)。因此在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对于老年高血压强调不首选β阻滞剂。

◆ β阻滞剂与其他降压药物一样也存在不良反应,应当给予高度重视。β阻滞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糖脂代谢异常和对性活跃的男性可能会有所影响。新型有血管舒张作用的β阻滞剂可增加一氧化氮(NO)合成,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老的β阻滞剂比较,不影响糖脂代谢,有望成为有前景的降压药物。

◆ 基于β阻滞剂多年来治疗高血压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的高血压指南均推荐β阻滞剂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物。2011年发表了《亚洲高血压人群使用β阻滞剂的专家建议》,建议在亚洲高血压人群中需规范、正确地使用β阻滞剂。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