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中国现状
时间:2014-08-01
浏览量:1960
针对二尖瓣狭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狭窄,降低跨瓣压力阶差。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 自1982年Kanji Inoue首次提出经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以来,PBMV便很快传入国内并得到快速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PBMV在国内各大医院广泛开展,成为目前国内治疗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Inoue球囊法应用最为普遍。
2.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与PBMV大致相同,而PBMV创伤小、恢复快,更易为病人接受,已基本取代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3.直视二尖瓣分离术 当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不能准确除外心房内血栓,或瓣膜重度钙化,或疑有腱索重度融合缩短时,应作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
4.人造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3~4级,且合并有明显主动脉瓣病变和(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明显扩大,或瓣膜广泛重度钙化以致不能行分离修补成形术者,应施行人造瓣膜置换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虽中国瓣膜病本身的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目前我国成人风心病的患病率仍为1.86‰,患者人数超过180万人。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约100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发病率相对较高。进入本世纪后,儿童发病率有所增长,2005年我国5~14岁儿童风心病患病率约0.8‰。
1987年国内首次开展PBMV术,除初期少量采用双球囊法外,Inoue单球囊法几乎一统天下。至今,我国共完成该手术6万例左右,技术成功率97%。术后远期心功能同接受外科直视瓣膜分离术者相当,优于外科闭式分离术,七年随访生存率,与闭式分离术无差别。上世纪90年代是PBMV手术的高峰时间,同期国内开展此手术的医院超过500家。其中华西医院超过2000例,最多时手术超过400例/年。由于近年瓣膜置换技术不断成熟,死亡率明显降低,术后5年生存率达80%~90%,且瓣膜置换价格明显下降,加上PBMV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随访5~15年,PBMV再狭窄发生率平均约23%~40%),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外科瓣膜置换术。因此近5年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做PBMV术。
但2014美国ACC/AHA发布瓣膜病指南修订版:二尖瓣狭窄外科手术只针对无法行PBMV的患者及无条件行PBMV的医疗机构。因此,PBMV仍然是一种不过时的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方法。由于国内仍有大量的二尖瓣狭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PBMV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此,目前亟需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推行PBMV术。
上一篇: 感冒勿硬抗,当心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下一篇: 年龄界限与降压治疗目标值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