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抢救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5年经验: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有益
时间:2015-09-30
浏览量:1164
冠心病患者往往基础情况较差,如果发生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更是雪上加霜,抢救更难,阜外医院学者通过总结该院5年经验发现,介入诊疗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抢救中在使用肾上腺素等常规抢救药物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
研究发现,2007-2012年5年来,接受介入治疗的79,102例患者中,15例在术中发生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最终2人死亡。所有患者使用的均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
其中,10例患者对常规抢救措施反应良好,情况趋于稳定,但有5例患者对多巴胺、地塞米松反应较差,虽对肾上腺素有反应,血压也仅维持10分钟左右。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这5例对常规抢救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发现,3例存活患者在休克10~30分钟就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500~1000mg)冲击治疗,此后情况渐趋稳定;而未早期使用或未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抢救的2例患者死亡。
研究者认为,各类糖皮质激素药代动力学及作用效力不同,以甲基强的松龙、泼尼松、泼尼松龙等为代表的中效激素,综合性能适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感染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调查发现,放射医护人员对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救治措施完全知晓率仅有11%。此外,虽然国内总体冠脉介入导管室的抢救备药情况尚不明确,但有调查表明,目前临床上抢救车常规备用的糖皮质激素仍多为地塞米松。而实际中,过敏性休克起病急骤,抢救时间极其短暂。
而且要注意的是,碘过敏皮肤试验可能预测价值不大,在该研究中,所有1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均呈阴性。此外,过敏性休克患者首发表现多样,也会影响临床判断。
在该研究中,9例患者表现为血压迅速下降,2例患者突发意识障碍,4例患者以皮疹潮红、眼结膜水肿等皮肤黏膜表现首发。为此,研究者特别指出,术者要提高警惕,正确判断,果断处理。
研究者介绍说,抢救中首要的是立即停止注入碘造影剂,关键在于维持气道的通畅和有效的血循环。肾上腺素仍是首选的快速有效对抗循环衰竭的药物,即使是通常情况下视肾上腺素为相对禁忌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来源:庄伟,吴永健,刘玉清,等.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特点及抢救经验.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262-265.
上一篇: 吸烟有害健康:堪比诺贝尔医学奖的发现
下一篇: AHA发布声明:健康与社会环境就像鱼和水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