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建院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
时间:2016-08-19
浏览量:1343
一、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大协作
1958年,首任院长吴英恺教授针对河南和山西等地食管癌高发的现状,牵头启动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北京“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大协作”。协作组结合临床、X线和病理特点,明确了食管癌病理分型的概念,创新性提出四期分类法及多点来源的病理学理论,并据此扩大了手术切除范围,使手术可切除率提高到100%,手术死亡率仅2%,更新了食管癌治疗的理念。
二、在全球首次全面定义“大动脉炎”
1962年,阜外医院黄宛、刘力生和刘玉清三位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炎性狭窄”是一种新的疾病,即“大动脉炎”。随后,阜外学者对大动脉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影像学特点、遗传学分析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特点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弥补了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不足。
三、我国第一个慢性病防治网络:首钢模式
1969年开始,吴英恺、刘力生、吴锡桂等专家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总公司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慢病防治网络。采用专家帮扶、基层管理、职工自防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慢性病综合防控“首钢模式”,成为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经典。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以此表彰中国在慢病防治事业的贡献,并将“首钢模式”作为慢病防控的一个成功范例向全球推广。
四、创办系列杂志
1972年,吴英恺教授编写了《心脏血管疾病》;1973年,《心脏血管疾病》由阜外医院编刊,开始发行;1978年,《心脏血管疾病》更名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之后该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1986年、1999年和2001年,阜外医院分别创刊《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和《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这几本杂志在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学术创新和推广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
五、全国系列高血压调查和高血压相关指南的制定和推广
1979~1980年、1991年和2012年,阜外医院进行了全国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高血压调查,总计调查人数超过500万,动态反映了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趋势,为我国相关卫生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1999年刘力生教授组织制定了第一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和2011年两次对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并进行中国“高血压世纪行”、“春雨计划”、“燎原计划”等项目对指南进行推广,对我国高血压和相关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普查研究
1979年,在时任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教授的倡导下,由病理科吴遐主任牵头,陈国芬、赵培真教授协助,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普查协作组,协同全国19个城市的25家医学院或医院,收集分析了7159例冠状动脉、2044例主动脉病理材料,是迄今国内最权威、样本量最大的人体资料,证明了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在童年、在中年时期发展最快,是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里程碑。
七、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网络
1980年代,郭加强教授在原卫生部的支持下,开展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网络建设,覆盖26个省103家医院,促成44家医院新建心外科、30家得以复苏、29家得以重组和发展。随后历任院领导把这项工作发扬光大,先后又在26个省65家医院设立培训中心,大大促进了我国心血管病救治能力的整体提升,是中国近代心血管领域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作之一。
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
1987年,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成立,并挂靠阜外医院。2003年3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批复成立。2009年11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原卫生部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形成“中心—医院”的一体化运行,为构建国家层面心血管病防控体系和网络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对推进心血管病防治技术规范化和防治模式基层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连续十年编辑出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现状的权威信息平台。
连续十二年举办中国心脏大会,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之一。
九、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科技部批准立项筹建,2013年10月17日通过验收,是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心肌重构及逆重构两大主要科学问题为主线开展了系列研究,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Nature Genetics、Circulation、JACC和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目前他引2191次,获得了30项国家专利,获各类科技奖励34项,大大提升了中国心血管病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心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国家级科研平台。
十、阜外医院成为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2013年6月,经过实力评估、答辩和综合评审等,阜外医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和心电生理和起搏器注册登记研究等,已成为全国最大样本的注册数据库。基于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的SinoSCORE,促进了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实践的发展。第二项心脏保护研究和China-PEACE等研究结果的发表,则标志着中国在心血管临床结果评价研究与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下一篇: 胡盛寿演讲:讲述阜外故事,珍视精神遗产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