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科 - 科室动态 - 正文

【6・6中国房颤日】认识房颤,守护心脏健康​

时间:2025-06-06

浏览量:343


中国房颤日


2025年6月6日是第13个“中国房颤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旨在提高人们对房颤的认知。


据估算

房颤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约为1%~2%

且发病率逐年升高

日趋年轻化

房颤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房颤,

为心脏健康筑牢防线



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正常的心脏跳动规律有序,而房颤发生时,心房电活动陷入混乱,跳动频率高达350- 600次/分,导致心脏泵血效率大幅下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房颤症状有哪些?


最常见的是心悸,患者感觉心跳异常、加速且不规则。由于心脏泵血不足,会出现气短乏力,日常活动易疲劳的症状。此外,房颤会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眼花,严重时眼前发黑、头晕目眩;部分患者会有胸闷胸痛,冠心病患者发作时疼痛更剧烈;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晕厥。但要注意,部分房颤患者可能无症状,所以高危人群即便无不适,也需定期体检。




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使心脏内血流缓慢,形成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脑血管,就会引发脑卒中,且这类卒中致残致死率更高;长期房颤还会加重心脏负担,致使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此外,患者还常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甚至可能继发精神卫生问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术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预防血栓,以及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心室率;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通过电击恢复心律,但复发率较高;导管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对药物治疗无效或阵发性房颤患者效果好;外科手术则适用于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手术的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

对于存在高出血风险,或因抗凝禁忌症无法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是理想选择。


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鞘,随后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外表覆有膜的塞式封堵器,堵住左心耳,消除了房颤时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左心耳封堵术不仅实现 “一次植入,终身防护”,更彻底消除了患者对长期抗凝治疗的依赖。它避免了患者因抗凝药物产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以及依从性差等问题,为存在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带来新希望,切实提升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哪些人容易被房颤 “盯上”?



1. 房颤发生的原因最常见的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超重/肥胖、饮酒、吸烟、体力活动过量/不足等,也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患病率也在增加。老年人因心脏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变化,患病率显著升高;

4. 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体内激素失衡、压力改变等因素,房颤风险也会增加;

5. 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心脏电生理活动易被干扰,同样容易患病。




房颤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确诊房颤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饮食上,控制盐、脂肪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病情稳定时,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务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焦虑紧张;还要严格按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心脏疾病。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带来的危害。每年的房颤日提醒我们,关注心脏健康,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房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患者都应该到通过房颤中心认证的医院接受标准化评估和治疗。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将秉承用心守护健康的核心理念,以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 / 党政综合办

/ 党政综合办小编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