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恢复室(PICU) - 科室动态 - …
25分钟生死时速!7 月龄患儿的心脏突围之战
时间:2025-07-03
浏览量:97
2025年初夏的一个清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云南省阜外医院)急诊大厅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划破宁静。一对年轻父母怀抱着7个月大的婴儿冲进诊室,母亲红肿的双眼和父亲颤抖的双手,都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绝望与期盼。
命悬一线:被“水牢”囚禁的小心脏
超声检查显示,婴儿的心脏被大量心包积液包围,出现典型的 “游泳征”。“危急值!快通知医生!” 医护人员的呼喊声让PICU瞬间陷入紧张。大量的心包积液持续压迫心脏,不断升高的压力随时可能让这个脆弱的小心脏停止跳动。
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心率 150 次,160 次,170……” 婴儿嘴唇青紫,呼吸急促,生命体征濒临危险边缘,急需救治。
生命绿灯:与死神赛跑的黄金时刻
了解情况后,PICU 立即启动急救流程,为患儿亮起了“生命绿灯”,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迅速展开。
第一分钟:
护士长衡欣茹将哭闹不止的婴儿轻轻环抱,专业而温柔的环抱让小家伙渐渐平静
第五分钟:
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北京阜外医院)驻昆专家杨雪芳主任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生命打通关键通道。
第十分钟:
医护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血气分析、感染筛查等各项检查工作,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着婴儿的生命安危。
“心率150次,140次,130……”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婴儿的心率逐渐下降,安然入睡。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战斗的开始,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面。
精密部署:多学科会诊定乾坤
“必须立即解除心脏压迫!”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外科驻昆专家董硕主任连夜召集 PICU、心脏超声科、小儿心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多科室专家会诊。
会诊中,专家们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开胸手术视野清晰,但对 7 个月大的婴儿创伤较大;微创穿刺恢复快,但操作风险极高。从患儿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反复权衡,最终决定采用最适合患儿的“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引流术”,该手术要求医生在跳动的心脏旁进行毫米级精度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心脏破裂。
25分钟奇迹:无影灯下的生命之舞
5 月 12 日上午,手术室准备就绪,手术正式开始。
08:15:
超声科骆志玲主任利用超声设备精准定位心包积液位置,为手术提供清晰的影像引导。
08:20:
董硕主任手持穿刺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稳稳突破皮肤、肌肉、胸膜、心包,穿刺针稳稳停在了以毫米为精度的病灶位置。
08:23:
第一滴淡黄色积液顺利引出。
08:40:
130ml心包积液全部排出,婴儿的心脏终于摆脱压迫。当监护仪显示心率降至 120 次/分,血氧升至 98% 时,手术室里紧绷的神经终于舒缓,压抑的气氛被如释重负的欣慰所取代。
这场 25 分钟的紧急手术,凭借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挽救了婴儿的生命。
在医护人员后续的精心治疗与照料下,患儿康复转入普通病房。这场胜利不仅为患儿带来“心”生,也坚定了同在病区的其他患儿和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念。
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阜外医院在总院长胡盛寿院士的统筹领导下,医科院阜外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践行同质化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无数先心患儿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让“大病不出省”的誓言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未来,云南省阜外医院将继续传承医科院阜外医院“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精神,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在这里,每一个心跳都值得全力以赴!
云阜小贴士:
病毒、细菌感染后可能会引起心肌损害从而导致心包积液,很多小朋友是在反复感冒后出现心包积液。当孩子出现呼吸费力、嗳气,心跳增快,脉搏弱,持续发烧,烦躁不安、精神差时,请及时就医。
上一篇: 没有了!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