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与冠心病病区 - 科室动态 - 正…

吃对比少吃更重要,这份健康享“瘦”指南请收藏

时间:2025-10-22

浏览量:4



《柳叶刀》最新研究敲响警钟:全球超重与肥胖率正大幅攀升,预计2050年近60%成年人(约38亿)将受此困扰,其中肥胖症患者达19.5亿,65岁以上人群占比约25%。科学饮食能有效控制肥胖、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减轻脏器负担、增强免疫力,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作用关键。如何通过科学饮食有效控制体重?


先搞懂:怎样才算肥胖?


肥胖并非“体型问题”,而是代谢紊乱性疾病,需结合三项指标综合判断: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及体脂率。


比如同样95斤的人,体脂率30%与15%的体型差异显著——前者可能减掉的是水分甚至肌肉,后者则是减脂留肌,体型更紧致、线条更明显。因此,“减重”≠“减脂”,关注体脂率才是核心。


避开雷区:这些减脂误区要警惕


1.盲目节食:不了解自身代谢就猛减摄入,会导致代谢速率下降,反而加剧体重反弹;


2.断碳/低碳饮食:营养失衡可能诱发身体炎症,增加患病风险。


减重需循序渐进,绝非“极端挑战”。理想速度是6个月内减重5%~10%,每月减2~4kg。管理体重的目的是保持健康,而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所以,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将管住嘴简单理解为不吃或少吃,而是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来做好体重管理。


科学减脂:核心原理与实操指南


健康减脂的关键,在于理清三个概念:


1.热量缺口:全天摄入热量<消耗热量(消耗量-摄入量=能量负平衡)


2.基础代谢率:人体在清醒、空腹、静息状态下,不受环境温度、肌肉活动及精神因素影响时的基础热量消耗值。


3.身体日常消耗量:由基础代谢与运动消耗共同构成(基础代谢+运动消耗=全天总消耗)。



饮食调控:选对食物比少吃更重要


大众常见膳食问题:吃得太精细、蔬果奶豆不足、畜肉过量。建议:


1.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奶、豆类,做到粗细、荤素搭配;


2.烹饪少油少盐少糖,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3.超重/肥胖人群需控制总能量:每日减少30%~50%摄入,控制在1200千~1400千卡;


4.合理分配碳水、蛋白质、脂肪比例,建立适度热量缺口——致胖的核心是“食物质量”,而非单纯“食量”。



配合运动:安全消耗是关键


饮食之外,科学运动必不可少。因年龄、体重、运动能力存在差异,为保障心脏安全,建议先到心脏康复中心做全面评估,在专业指导下制定方案:


1.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可分5天进行,每次30分钟;


2.每周搭配2次阻力性肌肉运动(如力量训练);


3.较强体育运动(如慢跑、游泳、广场舞)可根据体能逐步尝试。



长期坚持:减重是场“持久战”


减重成功后反弹,根源在于放松了对运动和生活方式的坚持。减重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科学规划+长期自律的结果——不仅为了更美的体型,更为了更健康的生活。



Tips

想了解更多科学减重细节?每周三上午10点,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大厅,“护者仁心”健康科普讲座与您不见不散,让我们一起用科学方法,奔赴健康未来!




文 /心脏康复和冠心病病区 刘有娟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