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 - 科室动态 - 正文
增强后为何要嘱咐患者喝水
时间:2025-11-04
浏览量:32
在做完CT增强或者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时候都会给患者强调回去之后要多喝水,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目前CT增强使用的碘对比剂都是非离子型对比剂,是比较安全的,对比剂属于一种药物,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所以再安全的对比剂都会对人有影响。
磁共振用的钆对比剂相比CT用的碘对比剂又相对安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钆对比剂使用的量小,一般也就在15ml左右,碘对比剂一般在几十ml至上百ml(特殊部位及扫描失败重新等几分钟扫描的情况),所以不管使用哪种对比剂都会说回去多喝水,目的是喝水可以促进对比剂尽快排出体外,喝水一方面帮助血液稀释对比剂,有利于排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泄时降低药物的浓度,减少对肾脏代谢功能的负担。
大量喝水稀释对比剂的浓度,并促使对比剂尽快排出体外,医学上的专用名词称之为“水化”。水化可加快肾血流量,扩充血容量,抑制RAS(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强利尿作用,降低血液和肾小管液粘度,使对比剂快速随尿液从人体内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肾损害风险。
一、如何进行水化
我国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指出:
二、指南对eGFR 界值与对比剂静脉水化的变迁
随着对碘对比剂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 acute kidney injury,PC‑AKI)的概念,尤其是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情况下,已经取代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这一术语。目前PC‑AKI是描述碘对比剂使用后发生肾功能突然恶化的标准术语。
当前指南认为水化是降低 PC-AKI 发生风险的关键措施,预防和治疗 PC-AKI 需要评估患者的基础肾功能,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是目前指南最提倡用来评估基础肾功能的指标。
2012 KDIGO 指南:建议使用 eGFR 作为基础肾功能评估的指标,风险随慢性肾病的分期进展而增加。当 eGFR 大于或等于 60、45~59、30~44 及小于 30 mL/min/1.73m2时,PC-AKI 的风险分别约为 5%、10%、15% 及 30%。
2014 EUSR 对比剂指南:与患者相关的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给药前,eGFR<60 mL/min/1.73m2 的患者;在静脉给药前, eGFR<45 mL/min/1.73m2的患者。
2018 EUSR 对比剂指南:与患者相关的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经动脉给药首次通过肾脏前 eGFR<45 mL/min/1.73m2的患者;经静脉给药前或动脉给药二次通过肾脏前, eGFR<30 mL/min/1.73m2的患者。
2020 ACR/NKF 共识声明:建议对 eGFR<30 mL/min/1.73m2无禁忌症且未接受维持性透析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水化,对于 eGFR 介于 30 到 44 mL/min/1.73m2的患者可酌情给予预防性水化。
三、有风险的患者如何处理
1.首先考虑不使用碘对比剂的替代成像方法
2.在对比剂使用前采取预防性水化
3.使用等渗对比剂
4.在对比剂使用后进行预防性水化
5.对比剂使用后48小时测定eGFR
2014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建议在使用碘对比剂前6~12h至使用后24h内,对患者给予水化。
2018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放射诊断护理学组《影像科碘对比剂输注安全专家共识》: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正确的水化方案。建议在使用碘对比剂前6~12h至使用后24h内,对患者给予水化。
2021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肾病患者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应用专家共识》:水化疗法被认为是预防CI‑AKI最方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之一,该疗法主要通过增加患者的肾血流量和肾脏灌注来减轻碘对比剂的肾脏毒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补液的水化方式,也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来增加尿量,防止碘对比剂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进而减轻肾脏毒性。
文章来源:转发自公众号影像技术张春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HhY9EEhIzs4HPn0-Vs_OA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