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阜外 • 行业标准】阜外医院牵头制定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将于6月1日实施

转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微信公众号

输血是围手术期常用的、救治生命的治疗措施。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输血可感染经血传播病原体相关疾病以及发生免疫相关的输血不良反应,还增加患者并发症、住院死亡率,并降低其长期生存率。因此,规范围手术期患者输血,既能节约血液资源,又能降低输血相关风险、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联合北京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等10家单位的专家制定的首个关于患者血液管理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于202261日起开始实施。

《指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和多学科协作三大原则,强调防治术前贫血、降低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积极应用减少手术出血和失血的技术以及适合的自体输血技术、严格遵守异体输血适应证等,目的是让围手术期患者获得良好结局。

第一起草人,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介绍,21世纪以来,输血医学的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以血液成分为中心的经典输血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血液管理。《指南》整合了2000年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附件二自身输血指南、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和附件五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确定了本标准各项技术内容。重视防治导致输血的原因(贫血和失血),前移关口,应用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多赢结果。

《指南》对术前评估和贫血管理、减少手术失血的措施、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提供了指导,并给出建议和信息。

《指南》提出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贫血应以非输血方式纠正;推荐使用介入技术干预以降低手术出血风险;储存式自体输血可选择性采集血液成分以提高疗效;对有适应证的手术患者应积极开展回收式自体输血;产科、肿瘤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不再是禁忌证;严重出血患者宜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以指导治疗。

点击查看《指南》原文
国卫生健康委官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http://www.nhc.gov.cn/wjw/s9493/202202/5e3bc1a664094da692bcb3e2e85efd34/files/93f67b893b634ca9be00020c08ce6ab4.pdf

2009年,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实施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管理。胡盛寿院长提出将输血作为心外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并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模式。

       2011223日,原卫生部医政司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向全国介绍和推广阜外医院多学科患者血液管理经验。

2014614日,在纪念第11个世界献血者日之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立了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以高质量医疗服务降低心血管手术患者输血,实施无输血手术。措施就是多学科患者血液管理。

2009年至2021年,13年来阜外医院心血管手术平均红细胞用量下降68.6%(从3.5单位降到1.1单位),平均血浆用量下降80.8%(从400ml减少到77ml)。如果以2008年的平均用血量计算,通过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措施,阜外医院共节约红细胞约30万单位,节约血浆约3200万毫升。同时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和并发症连续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既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节约了血液资源,同时使患者获得更佳临床结局。

注:以下是本文出处连接:

https://mp.weixin.qq.com/s/0xgiUN4z8f8miNxfUzWf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