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时间:2003-09-18

浏览量:2683

心脏的作用相当于水泵,使全身的血液不停的流动。而主动脉就相当于水管,是血液流动的通路。当主动脉壁结构破损,管壁薄弱,在管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局部向外膨胀扩大形成动脉瘤。主动脉瘤的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马凡综合征(先天遗传性疾病,主动脉中层囊性变为病理改变)最常见,少数病例是因先天发育不良、感染及外伤所致。 主动脉动脉瘤自然经过险恶,预后不良。病因不同预后也有差异,接受手术治疗后其预后可发生改变。1964年Joyce与Fairbrain等报道107例主动脉瘤, 5年随诊率91%,出现症状或动脉瘤过大者5年生存率仅50%。1980年Pressler和 McNamara报告90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未手术切除破裂而死亡的病例,明显高于手术死亡的病例。 预后不良的原因除主动脉破裂外,另外的原因是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脑动脉供血不全和糖尿病等。这类合并症会加速病变进程,引起心功能衰竭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 主动脉瘤按病变部位可分为:根部动脉瘤,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部瘤,主动脉峡部瘤,胸降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遗传性疾病,其他如大动脉炎、白塞氏病等;按病理分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因为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我们在诊断时按部位分型为主。 总体上说主动脉瘤以中老年人为多见。马凡综合征者多在30~40岁发病,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多在50岁以上发病。感染性和外伤性动脉瘤多发生在青壮年,而先天性动脉瘤多于20~30岁被确诊。 此病在病程早期多无症状,常在X线检查时发现。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疼痛和压迫症状,可能有血栓脱落造成的动脉栓塞的表现。 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很少有剧烈疼痛。升、弓部动脉瘤的疼痛部位多位于前胸部,降主动脉瘤的疼痛部位多在背部肩胛间区。冠心病心绞痛的胸痛与此病疼痛有所不同。心绞痛是那种与体力活动明显相关,持续时间较短的压榨性疼痛。故当有不明原因的胸背痛,而又不似心绞痛时,应警惕是否为主动脉瘤所引起的。 压迫症状因瘤体部位而异,弓部瘤压迫气管或(和)支气管,使管腔变窄或管壁塌陷,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压迫交感神经出现Horner氏综合征;弓降部动脉瘤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嘶,压迫食道出现吞咽困难;升弓部动脉瘤压迫上腔静脉导致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颈部及面部明显充血 累及主动脉瓣环的根部瘤,往往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心慌气短及心力衰竭症状而就诊。腹主动脉瘤的病人可因无意中触到腹部搏动性包块而就诊。外伤性或感染性动脉瘤则有相应的病史。 主动脉瘤当其直径>5 cm时,不论有无症状,一经诊断,在无全身其他器官的手术禁忌症时,即应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因为此时动脉瘤破裂的机会增高。动脉瘤直径>7cm时应限期手术,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功能衰竭,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紧急手术治疗。年龄并非手术禁忌症,但心、肺、肝、肾状态有时不允许进行手术。 动脉瘤手术方法依动脉瘤的部位而异。原则上是用进口人工血管替换病变的血管。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瘤手术中,因为主动脉弓部瘤的病变复杂、涉及到脑部的供血,所以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和亚洲最大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医院自1958年开展主动脉手术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实干能力的专门人才。特别是近几年,手术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1994年1月到2003年6月完成了555例胸主动脉瘤手术。由于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使得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在总手术数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我们的《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200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