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一病区 - 科室动态 - 正文

“三伏天”冠心病患者能否“跟风”养生

时间:2025-07-20

浏览量:219

在中医养生理念中,“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湿气最重的时段,养生重点在于祛湿、健脾、避暑。随着人们对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网络上的三伏天“养生妙招”层出不穷,有熏蒸祛湿养生法、有热水泡脚排湿养生法等等。七八月份全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不断攀升,多个地区出现了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样的三伏天养生法,冠心病患者是否也可以“跟风”养生呢?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冠心病患者们一起来应对三伏天的热浪。

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每年立秋后 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数据显示:2013-2015年在中国不同地区272个城市开展的高温热浪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高温热浪相关心血管病和冠心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和13%

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的影响:

1.血液黏稠度升高:出汗导致脱水,血液浓缩,血栓风险增加

2.心脏负荷加重:高温下心率加快10-20次/分钟,心肌耗氧量上升

3.血管痉挛:室内外温差超过8℃易引发冠状动脉收缩

冠心病患者如何应对三伏天:三伏天对冠心病患者是严峻考验,但通过科学的养生及规律用药,可有效应对高温热浪天气带来的风险。

1. 冠心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全年忌用40℃及以上的热水泡脚,40℃及以上的热水会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减慢,加重循环符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血管事件发生。故冠心病患者切忌采用熏蒸、热水泡脚祛湿等方法进行养生。

2. 冠心病患者在三伏天切忌吹冷风降温、避暑,空调温度应设置不低于26℃,尽量开窗通自然风,从高温室外到有空调的室内,应及时搭个披肩或穿个薄外套,特别是肩背部上身的保暖,以避免血管突然收缩引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

3. 冠心病患者在三伏天高温天气时切忌冷饮、冰饮等食物,高温天气下吃冷饮、冰饮会使胃粘膜下血管或心血管短时间内急剧收缩,极易引起胃出血、心绞痛、心梗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冠心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补充水分,应以常温白水,适量补充为宜。

4. 冠心病患者在三伏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活动时长不能过长,感觉体温有所升高时及时进室内避暑、自然通风降温,出汗较多时需及时补充水分。日常除坚持做好冠心病三级预防外,还需随身携带个人急救药品,例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以防在高温天气下突发心血管事件。

5. 冠心病患者在选择三伏贴养生时,需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

关键原则:“躲高温、喝温水、吃得淡、动得缓、睡得足、药不断”

温馨提示:三伏贴贴敷也“挑人”,一定要因人辨证开穴,再进行贴敷。

高温天气下的心脏“报警信号”别忽视

若出现持续胸痛、胸闷、冷汗、左肩或左臂放射性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 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平卧休息高温室外环境下,最好把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安全的环境下等待急救人员

2. 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5分钟内未缓解可重复一次不超过3次)。

3. 心绞痛发作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避免自行前往医院

结语:“三伏”的本质,是古人将生存焦虑转化为顺应天时的从容。养生之道,贵在平衡,有基础疾病的朋友们,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养,方能在这炎炎长夏中守护好脆弱的心脉。

供稿人:冠心病一病区杨永艳

供稿时间:2025年7月18日


阜外院训

敬业 · 仁爱 · 求实 · 攀登

军队文化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听党指挥,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重团队协作,组织纪律严明

协和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思想内核:崇尚科学、崇尚知识、 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重视口碑效应

精英文化

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重点科室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

0871-65199777

返回顶部